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又到了一年高考时节,先祝愿天下学子不负众望,如愿以偿。

我是一个没经历过高考的人,阴差阳错的还进了个挺不错的大学读书,时而有人戏称说没经历这么一遭,算是一人生遗憾。我深不以为然,当年要是真让我考,我是万没这本事考进我的母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这不算谦虚,实事求是。所以我是挺庆幸人生“遗憾”了这么一回。

话说回来,高考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当年学中国通史,梁老师浓墨重彩的讲了科举制度和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秦汉举孝廉,九品中正,到了隋唐,确立了科举制度。人才选拔制度的变迁,代表了社会观念和形态的变迁,审“美”的标准在不断的演化,其实审“才”的制度,也是在演化的,这种演化就体现在科举和高考当中。

演化又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一方面是形式,内容的演变很容易被观察,独尊儒术之后,四书五经成了核心,侧重不同内容,能体现出选人阶级——统治阶级嘛——对于被选阶级的要求和期待。高考也是如此,细心观察,能从高考内容,作文题目,分数配比当中,琢磨出很多有意思的事儿,网络上有人列出了77年以来,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都是历史车轮碾下的辙。

除了内容,考试的形式也很有意思,谁能参加,谁不能参加,考几轮,录取几个,这些执行的细节,往往对社会有深远影响,一个例子是科举考试,最开始是不“糊名”的,就是判卷考官能看到考卷上考生的名字,直到好像是宋朝吧,才改成了糊名制,一直延续至今。从糊名到不糊名这一小的改动,背后带来的影响深远,极大的提高了公平性,降低了考官和官僚机构勾结,把持选拔结果的可能性,也让平民阶层的学子,有了更多的机会。南宋北宋两朝几百年,虽然外患不断,但基本上杜绝了唐朝和五代十国那种内乱,一方面是赵普献的地方分权之策,另一方面,这科举糊名,增加平民官员和社会阶级流动性,避免门阀士族把持文官体系,也是功劳不小的。

对高考来说,形式的变更就有点值得细品了,比如之前是全国统一试卷啊,后来渐渐的,怎么就各省市开始越来越多的独立出题了呢?这事儿始自有人觉得,凭什么同样的高考,河南河北山东江西四川的考生要比你北京的考生高出这么多分才能进北清啊?这不公平……有几个较真儿的学生和家长,真是想要要个说法。的确这不公平,要是让北京孩子跟河南孩子一个分数线,那估计北大里面就没北京人了。但人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压根就没想给你这公平,于是,为了堵住你的嘴,干脆北京自己出题,不跟你一样的卷子,你就没法直接比较了吧。

中国在高考上的制度性地域歧视,一直以来是我觉得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性和正当性的一个问题,但遗憾的是,第一得利者肯定不会主动改,第二不利者一辈子也就这一次,绝大多数都认命了,少部分不认的也没啥能力组织起力量改变现状,当年高考的家长妥协下来,如今他们的孩子走向考场依旧如此,唯一变了的是越来越高的北京房价和越来越贵的北京户口。

其实说改也不是不能改,比这更大的改革也不是没发生过,76年毛主席一死,文革结束,邓小平马上就要恢复高考,当时分管教育的领导们都纷纷表示,不行啊,十年没搞了,哪儿那么快就恢复啊,办不到办不到。

邓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啊,你说办不到?那我就找个办得到的人负责吧……下面的这一批马上不敢逼逼了,于是,77年高考就恢复了。你看,如果你想让他们改,他们会有各种理由说不行,不能,办不到。

而你要真觉得这事儿很重要,就必须得有“你办不到我就选个办得到的来负责”的权力在手里。

愿孩子们都能享受公平与公正,自高考开始。

——刘易杰 2018.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