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的粥


从前有个故事:
 
说一个庙里面十个和尚,每天喝粥。喝粥就有矛盾,因为每天喝粥的时候,负责分粥的和尚总是给自己分得多,别人分的少,结果大家都不高兴。后来和尚们想了个办法,就是十个人轮流分粥,结果还是每个人分粥的时候,都给自己分很多,别人分很少,十天下来,只有一天能吃饱,剩下九天都要饿肚子。再到后来,和尚们终于想出来一个好方法,每天轮流分粥,不过分粥的人分好十碗粥之后,必须等其他的人先选完了之后,最后剩下的才是自己的。所以每个和尚分的时候,都尽可能的公平,十碗粥一样多,最后自己才不至于吃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性的恶,要靠制度的完善来制衡。
 
接下来,我们引伸一下这个故事。
 
还是一座庙,姑且叫它桦树寺吧。
 
还是和尚分粥。负责分粥的和尚,就是住持和尚。
 
住持和尚还不是住持的时候,就告诉大家:你们帮我当上了住持和尚,让我分粥,我保证每个人都分一样多。因为米是大家化缘化来的,每个人都有份,所以粥是大家的,庙是大家的。
 
结果一帮和尚,就帮他赶走了原来的住持,让他来分粥。因为原来的住持,分粥的时候不公平。
 
新的住持一上任,便立了个规矩,以后庙里只能有我一个住持,必须由我分粥,大家必须拥护我。
 
于是,大家就喝上了新住持分的粥。
 
住持分的粥,还算公平,不过赶走旧住持的时候,耗费了太多粮,庙里很穷,大家分的都不多。
 
穷归穷,和尚们都有骨气,也有本事,白天拼命化缘,晚上喝粥念经。原来的经都不让念了,经都是新住持写的,乍听一下,都是不错的。
 
化的缘越来越多了,和尚们也发觉了,新住持分粥的时候也有猫腻。分给他自己的那碗,总是最多的。
 
而且住持的脾气,好像也不好。
 
态度呢,别提了。
 
和尚们就琢磨着,这粥不能这么分。于是有一个和尚就跑去跟住持说:住持,你这不对哈。不能这么分,住持点点头。
 
那晚吃饭的时候,大家发现住持果然没给自己多分粥。大家都一样多,不过提意见的那个和尚没有粥喝……
 
渐渐的,主持又开始给自己多分粥,这次大家也都不去提意见了。
 
后来,住持做的越来越过分了,分给自己的越来越多,下面的和尚受不了了,宁可挨顿饿,也要去跟住持说:住持,你要再这么分粥,我们就不干了,我们就要选新住持了。住持呵呵一笑,说你不能。和尚说为什么不能?住持说,你没看寺里的规矩么?这个寺只能有我一个住持,以后粥都有我来分。
 
那和尚说,这规矩是你自己写的!
 
住持又一笑,说,不管谁写的,规矩就是规矩,你违反了规矩,就要惩罚你,今晚,你没粥吃,还要关你进柴房。于是,又一个和尚饿着了。
 
越来越多的和尚被饿,他们开始不满了。他们想出去看看,其他的寺庙是怎么解决分粥这个问题的,出去一看,外面的寺庙,多数都用一种方法,来决定哪个和尚分粥:
 
这种方法就是,主持谁都可以当,但不是说当就当,每四个月,就召集全寺所有和尚在一起,每一个和尚发一颗佛珠,不管老少,不管胖瘦,不管地位高低,管你是藏经阁扫地的也好,还是膳食堂劈柴的也罢,只要是寺里的和尚,并且年岁够的,一律一人一颗珠,并且一人只有一颗珠。 然后想要当住持的人都站出来,先是论禅讲法,然后摆个碗在自己面前。全部的和尚,把手里那颗珠,放到自己支持的和尚碗里,想让谁当住持,就把珠子投到谁的碗里。都投完了之后,数数谁的珠子多,谁就是新的住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这个方法,又叫明珠制。
 
桦树寺的和尚说,我们也要明珠制。
 
住持说,不可以。
 
和尚问,为什么?
 
住持语重心长地说:会乱啊。咱们寺情况不一样,必须我来做住持,我若不住持,必定全寺大乱,到时候大家都没粥喝了,外面寺庙的和尚,还惦记着咱们缸里的米,咱们一乱,外面寺里的和尚就会趁机抢了咱们的米啊!
 
和尚们将信将疑的回去了。
 
当晚,住持又给大家分了满满一碗粥。大家吃着欢畅,也就不大惦记着换住持的事儿了。
 
住持回去,确是寝食难安,生怕这下面的和尚越学越聪明,真把自己这个住持给赶跑了……就像帮自己赶跑上一个住持一样。于是,他做了三件事儿:
 
第一,把外面的经书全烧掉,并且不准寺里的和尚读别的庙的经,也不能往回带。一切跟明珠制有关的书啊信啊,一律视为违规。自己牢牢把持着桦树寺的经书渠道。
 
第二,告诉和尚们外面的寺庙对咱们都不坏好意,你看他们嘴上说的好,其实都是想抢我的米……哦,我们的米……
 
第三,从小到大,从里到外,庙里每一个和尚,是凡有人想要当住持,或者有可能当住持的,一概赶出寺庙,或者关进柴房。这叫釜底抽薪,这样一来,就算和尚们都嚷着要明珠制,他们也没人可选,真选出来个其他人,他们也知道,肯定不如我老谋深算,处事周详,到时候挨饿的还是他们自己。久而久之,和尚们自然也不会像要明珠制了。
 
作了这三件事之后,住持又能安心睡觉了。
 
话说下面的和尚们,每天看着住持贪掉很多粥,自己分到的永远没有住持多,而且越差越多,心里是越来越不高兴。可是每次找住持提个意见,不是被住持施舍一顿饱粥的缓兵之计给拖延下来,便是因为违反了住持的“寺规”给关进了柴房。
 
和尚们又出去借鉴,看看别的寺的明珠制,为什么能实行的如此顺利?结果发现,除了明珠制,外面的寺庙还有另外一套制度:
 
就是每个庙里都有三个独立的机构:负责制定庙里面规则的,叫做“例法堂”。负责判断一个和尚究竟有没有违反规定的,叫“执法堂”,最后,主持负责的那个机构,只是管理平时和尚化缘,还有分粥,叫做“正釜”。例法堂独立开,庙规就不能由住持来写,住持就没办法把自己贪粥的行为合法化,把别人反对自己的行为非法化。执法堂独立开,住持犯了错,一样不会姑息,该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三个堂分开,住持的行为就受到了限制,不能再胡作非为了。和尚们有了意见,也不用找住持自己去裁决了,有个更加中立的裁判员。这个制度,叫“三堂会”。
 
桦树寺的和尚觉得,这“三堂会”是很不错的制度,回去跟主持一说,主持一头冷汗,然后说:不行……
 
和尚们纳闷儿了:怎么又不行?
 
住持说,这三堂会,别的庙搞得好,我们未必搞得好,至于为什么搞不好,咳咳,今晚你还想喝粥的话你就别问了……
 
回到自己禅房之后,住持又是寝食难安,这外面寺庙的制度越来越厉害,自己分粥的地位越来越不保,这可如何是好?琢磨了一宿,住持第二天又招集和尚开了会,说了两件事:
 
第一,外面寺的“三堂会”那套,咱们学不来,三个堂各自为政,互相牵扯,效率太低,我们寺关键,是要多多化缘,化到的缘多了,大家才有更多粥,如果搞三堂会,大家化缘效率肯定低了,所以,三堂会我们坚决不能搞。
 
第二,我们寺,原本有一个堂,叫“供禅堂”,我就是堂主,这供禅堂,集合了外面三堂会的功能。从今以后,大家只要支持我,拥护我的,就能加入供禅堂,加入了之后,每天分粥的时候,就多给半碗,平时犯了小错误小毛病,我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啦!
 
下面的和尚有人欢喜有人忧。
 
自此之后,那些为了多喝半碗粥的人,便拼命拥护住持,拼命学习住持写的经书,从而加入供禅堂。入了堂之后,便和住持成了利益共同体,住持贪粥,自己也有一份儿,虽然分的不如住持多,不过比不入堂的那些,确是好上不少。
 
那住持一边壮大供禅堂,一边组织全寺的和尚多多出去化缘,他深知到,和尚们化的缘多了,可以分得粥才多,到时候自己哪怕贪的再多,下面的和尚也无话可说了。于是桦树寺全寺,以化缘多为最高目标,撇弃了其他追求。
 
在住持的带领下,桦树寺化缘成果屡破新高,每个月增长百分之十。
 
住持更得意了,通报全寺说这都是自己的英明领导,若是当初实行了所谓的明珠制或者三堂会,岂能由今天的成就?放眼看看周边那些三堂会和明珠制的寺庙,哪个有我们这百分之十的化缘增长率?
 
可和尚们愈发觉得,主持和他的供禅堂,消耗了越来越多的粥。自己吃的粥的确比原来多了一些,可是住持吃的更多,而且和自己的差距越拉越大了……住持,还是那个曾经承诺给我们:粥是大家的,庙是大家的,那个住持吗?
 
供禅堂也开始出现一些和尚专横跋扈,欺凌弱小,越来越能贪粥。太严重的,主持会管一管,偶有踢出供禅堂,关进柴房以平息低下和尚的愤怒。可是没有了独立的“例法堂”和“执法堂”,“供禅堂”犯了错“供禅堂”自己来罚,肯定是避重就轻,能免就免。
 
一些和尚们受不了了,他们觉得,还是其他寺院的“三堂会”和“明珠制”才能解决桦树寺的问题。于是又有一些和尚站起来,要求实行“三堂会”和“明珠制”。很多和尚都支持他们。
 
站在他们对面的,是住持和他的供禅堂。
 
住持微微笑,对着反对他的和尚们说:“你们都是不明真相的,被一小撮人挑拨了,利用了。”
 
和尚们说,不是,我们真是不满意你分粥,才站出来反对你的。
 
住持擦了擦汗,他知道法不责众的道理,接着说:“你们肯定是不明真相的,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和尚利用了,你们说,带头的是谁?”
 
带头反抗的和尚站出来,说:是我,我没利用他们,大家都是不满意你分粥的方式才一起反对你的。
 
住持大喝一声:你是外面的庙派来的间谍!故意来搞破坏的!
 
供禅堂的和尚们也说:就是就是,一定是喝了外面庙的粥,故意来挑拨的。
 
那些想加入供禅堂,还没加入的和尚们看到机会来了,也纷纷表示效忠:就是就是,一定是拿了外人的好处,才来搞破坏的。
 
带头反抗的和尚百口莫辩。
 
住持说,来呀,把这个人给我关进柴房,不准给他粥喝。你们剩下的人都是不明真相的,快回去吧,今晚我多分些粥给你们。
 
供禅堂的和尚们七手八脚的把带头的和尚抓起来,丢进了柴房。
 
剩下的和尚一看没了带头的,又知道晚上能分到多些粥,也就散去了。他们虽然觉得住持分粥太不公平,可是更害怕被丢进柴房。 就这样,住持又能高枕无忧了。
 
被丢进柴房的和尚没有粥喝,受不了了,跑到桦树寺外,跑到别的寺去了。
 
住持看到了哈哈大笑,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他果然是外面寺派来捣乱的。供禅堂的和尚们纷纷赞许。“不明真相”的和尚们这次真的“不明真相”了。
 
渐渐的,桦树寺的和尚习惯了这个住持,习惯了供禅堂一堂独大。习惯了分粥的时候主持多,自己少。
 
渐渐的,桦树寺的和尚不再相信公平,不再有原则。他们只相信分到碗里的粥,和化回钵里的缘。和尚之间,没了信任感,没了责任心,没了同情心。尔虞我诈,机关算计,只为多一口粥。
 
看到别的庙里的和尚选住持,他们嗤之以鼻,反正自己选不了,况且住持和供禅堂的和尚们都说,“明珠制”是假的,其实每个住持都会贪粥,既然每个住持都会贪,干嘛还要明珠制来选?
 
有对住持不满的和尚,都被关进柴房,不给粥喝,如果逃到外面去,又印证了住持“你是外面庙派来搞破坏的”那句栽赃。
 
这个故事继续下去,会是怎么样,我不知道。
 
只是想说,可怜的桦树寺的和尚。